台中北區|十三雞排|酥脆雞排+2025菜單整理 ubereat

👇 十三雞排你有吃過嗎?

店家介紹與推薦亮點|十三雞排口味、份量與特色

位於漢口路上根據 Google 評論與部落客實際體驗,十三雞排在台中北區以「古早味炸物」聞名, 尤其是雞翅、甜不辣、鹽酥雞等品項獲得高度好評。

許多網友提到「外酥內嫩」、「鮮嫩多汁」、「現裹現炸」等關鍵詞,凸顯其炸物品質與口感層次。 雞翅更被形容為「皮薄肉嫩」、「啃得開心」,是熟客必點。

除了品項表現,評論也提到「油質乾淨」、「不油膩」、「份量實在」, 讓人吃得安心。

店家營業時間至深夜,適合下班後外帶宵夜,門口設有椅子可稍坐等餐,展現出親切與在地感。

整體來說,十三雞排不只是炸物好吃,更因「價格合理」、「環境乾淨」、「老闆娘親切」等特點, 成為台中北區炸物愛好者的口袋名單之一。

雞排與鹹酥雞的由來|台灣炸物小吃的起源與文化

雞排與鹹酥雞,是台灣街頭最具代表性的炸物小吃,各自有著不同的起源與文化意涵。

雞排的誕生可追溯至1980年代,由台北「鄭姑媽小吃店」首創。當時雞胸肉因口感乾柴而不受歡迎, 鄭姑媽以中藥醃製、改良裹粉與油炸方式,打造出外酥內嫩的香雞排,成功翻轉雞胸肉的命運, 也開啟台灣雞排文化的序章。2006年農委會更舉辦「黃金雞排嘉年華」,正式認定鄭姑媽為雞排始祖。

鹹酥雞則是台灣人對炸物的創意演繹。1975年西門町出現第一家鹹酥雞攤,主打小塊雞肉裹粉油炸, 搭配胡椒鹽與九層塔爆香,成為宵夜首選。另一說法則來自台南「友愛鹹酥雞」,將美式炸雞改為小塊形式, 方便食用,也讓「鹹酥雞」成為台灣獨有的炸物文化。

兩者雖同為炸雞,卻分別代表「整塊豪邁」與「小塊療癒」的台式精神, 共同構築出台灣人心中不可取代的庶民美食記憶。

餐點實拍開箱|雞排、鹹酥雞、等炸物真實評測

用餐心得與整體評價|個人實際用餐後及Google星級評語整理

我吃過十三雞排好幾次,每次都覺得表現穩定、值得推薦。雞排外皮炸得金黃酥脆,肉質紮實不乾柴, 口感厚實但不會過於油膩,份量也相當有誠意——整塊吃下來很有飽足感,不像某些只有骨頭的雞排, 這裡是真的吃得到「肉」的存在感。

比較驚喜的是他們竟然有「雞腳」這個少見炸物,而且處理得很好,炸得酥中帶Q、不硬不鹹,越吃越涮嘴。 我發現等餐時不少熟客會直接點雞翅和雞腳,應該是店內的招牌隱藏版選項。雞翅外酥內嫩、啃起來很過癮, 也是值得一試的品項。

整體來說,十三雞排的口味走「樸實不馬虎」路線,炸物風味扎實、油質乾淨、品項多元, 是那種讓人吃過會想再訪的台中炸物老店。如果你在找一間「雞排紮實」、「口感穩定」, 又有一些特別品項(像雞腳、三角骨、雞翅)的炸物攤,我真心覺得這家很可以列入口袋名單。

Google 評價摘要|十三雞排

截至 2025 年 7 月,「十三雞排」在 Google 地圖上累積 213 則評論,獲得 4.6 顆星的高分評價。店家以現炸酥脆的雞排為招牌,炸物多樣、價格實在,是許多台中在地人推薦的平價宵夜選擇之一。

👉 查看 Google 評價

炸雞排的營養與熱量參考

一份市售炸雞排(約150克)平均熱量為 500~600 大卡,脂肪含量約 30 克,鈉含量達 600~900 毫克,若長期頻繁攝取,可能對血壓、體脂或代謝造成負擔。

建議控制攝取頻率、搭配無糖飲料與蔬菜攝取,同時避免與高糖飲品或重醬油鹽類菜色一同食用。

資料參考:國民健康署|雞排熱量說明YohoPower|營養建議

怎麼前往十三雞排?交通資訊、地圖與聯絡方式

地址:40441 台中市北區漢口路三段 164 號

電話:0953-769-002

🚌 搭公車怎麼去十三雞排?
  • 從台中火車站出發,可以在「民族路口」站牌搭乘 35 路或 5 路公車。
  • 請搭往「僑光科技大學」方向的車,不要搭反方向喔!
  • 在「漢口向上北路口」或「漢口崇德路口」站下車皆可。
  • 下車後再步行約 2~3 分鐘,就會看到十三雞排的紅色招牌啦~

👇 點擊下方地圖可以直接開啟 Google 導航:

怎麼前往十三雞排?交通資訊、地圖與聯絡方式

地址:40441 台中市北區漢口路三段 164 號

電話:0953-769-002

🚌 搭公車怎麼去十三雞排?
  • 從台中火車站出發,可以在「民族路口」站牌搭乘 35 路或 5 路公車。
  • 請搭往「僑光科技大學」方向的車,不要搭反方向喔!
  • 在「漢口向上北路口」或「漢口崇德路口」站下車皆可。
  • 下車後再步行約 2~3 分鐘,就會看到十三雞排的紅色招牌啦~

👇 點擊下方地圖可以直接開啟 Google 導航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